无论台积电是否靠得住,华为都得另辟芯片技术了

很显然,无论台积电是否靠得住,华为都得另辟芯片技术了……在外界来看,台积电 逐渐成了“美积电”,华为等中企另辟芯片技术,比如芯片叠加之后的「四晶片」封装,这事儿 靠谱吗?

首先,虽然身兼 董事长CEO总裁“三职”的 魏哲家 博士 也站出来了,三番五次 高呼 台积电 不会变成“美积电”……但实际上,说归说、做归做!都很明白,都还没有“撕破脸皮”而已了。

包括了 芯片产线工程师“包机”运往 美国“芯片分厂”,甚至在当地 完成了生育!承诺给美国半导体产业投入 1650亿美元、约合超过了 1万亿元 人民币,这种规模,是何等夸张了?

一边不断地作出承诺“最先进制程技术、最先进量产工艺”留在中国本土 台湾省,一边疯狂的加速5nm工艺、4nm工艺 在美国“芯片分厂”量产化,如今已经给 苹果、英伟达 出货 晶圆了。

更激进的是,下一代 2nm工艺,台积电也被传出了“至少提前 6个月”就在美国“芯片分厂”完工!

研发中心、晶圆制造、芯片封装,所谓的“沙子 造 芯片”三大件儿,都给美国当地“凑齐了”……

都这样了,还说 不会变成“美积电”,又有什么意义呢?

其次,外界可能忽略了 太多的行业人士“观点”,比如 美国当地老牌半导体科技巨头 英特尔,作为 台积电 创办初期“第一个大订单客户”,近年来 多次指责 台积电,芯片工艺 命名“耍诈”欺骗?

意思是说,其实从过了 14nm 工艺开始,产业担忧的 7nm工艺 就要出现“量子 隧穿 效应”最终没有出现,原因是 台积电 5nm、3nm工艺,这些都是“自定义”命名,根本不是“摩尔定律”的演进!

台积电 并没有完成 晶体管 技术完整突破,而是将其它的关联技术的提升,作为制程工艺“命名”的准则了。尽管说,英特尔 也被逼 跟着玩起了“假工艺”命名的套路,那都是后话了。